監督索引號53260000663001000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2021年度部門決算
目錄
第一部分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概況
一、主要職能
二、部門基本情況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表
一、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二、收入決算表
三、支出決算表
四、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總表
五、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六、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基本支出決算表
七、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八、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
九、“三公”經費、行政參公單位機關運行經費情況表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一)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情況
(二)部門整體支出績效自評表
(三)項目支出績效自評表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第一部分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概況
一、主要職能
(一)主要職能
1.根據國家、省、州科學技術發展規劃,負責組織院屬研究所開展現代農業、生物醫藥、生態環境資源和綠色有機食品產業帶有全局性、基礎性、導向性、前沿性和關鍵性的重大公益性科學技術研究,為我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科學技術支撐。
2.獨立承擔國家、省、州現代農業、生物醫藥、環境資源和食品加工等重大科研任務,著重解決現代農業、生物醫藥、石漠化治理和綠色有機食品產業發展中所面臨的重大科學技術問題,為糧食安全、食品安全和生態安全提供科技支撐。
3.負責高層次科研人才隊伍建設,參與國家、省級有關科研院所、高校主持開展的重大科學技術項目,加大高層次科技人才培養,加快高新技術成果轉化,為我州高質量跨越式發展提供高層次人才保障和技術支撐。
4.負責現代農業、生物醫藥、環境污染防治和食品加工等科技信息研究,參與全州現代農業、特色生物產業、石漠化治理與食品加工等科技決策,為全州現代農業、生物產業和污染防治攻堅戰工作提供信息咨詢服務。
5.負責文山州內生物種質資源的調查、收集、整理、鑒定、登記、保存與發掘利用工作,并逐步建立特色生物種質資源檔案庫。
6.獨立開展對外學術交流,組織實施多層次的技術對外合作和技術援助,參加國際性現代農業、生物醫藥產業、生態污染防治和食品加工等重大相關科技研究,提升文山州影響力。
7.根據州委、州人民政府的階段性工作安排,負責開展有關特色生物產業和土壤改良等科技發展情況調查研究、規劃制定、項目編寫、技術鑒定、評估、高新技術引進試驗示范、縣鄉科技人員培訓等工作,履行社會公共服務職責。
8.完成州委、州政府和上級機關交辦的其他任務。
(二)2021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介紹
聚焦國家糧食安全、生態文明建設、打造“世界三七之都”和“現代農業示范區”、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的戰略部署和要求,參與申報國家、省州重點研發計劃項目13項,獲省科技攻關重大專項立項支持4項。實施現代農業、生物醫藥、生態環境、食品加工等領域科研項目36項,省級審定農作物新品種5個,獲國家植物新品種保護授權9件、發明專利3項。獲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申報省科技進步獎2項(公示)??萍甲灾鲃撔滤胶彤a業支撐能力明顯提升。
1.圍繞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大力推進主要糧食作物創新育種與產業應用。緊緊圍繞“藏糧于技、藏糧于地”的國家糧食安全戰略,大力加強水稻(陸稻)、玉米、小麥、馬鈴薯等主要農作物核心關鍵技術攻關,深入開展種質資源保護利用,持續推進良種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開展綠色高效關鍵技術研究,主持科研項目10項。創制種質資源82份,育成糧食作物新品種(系、組合)36個,通過省級審定(登記)新品種5個,國家授權技術發明專利2項,獲省科技進步獎1項,“種子端”自主科技創新水平不斷提升,處于全省領先地位,為筑牢文山糧食耕地“紅線”和促進產品結構功能調整奠定豐富的品種基礎。自主選育的水稻、玉米、小麥等作物新品種在云南、四川、貴州、重慶等地年推廣面積達120萬畝以上,為國家糧食安全做出了積極貢獻。
2.聚焦“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戰略定位,持續推進石漠化區“農林草”生態治理與綠色農業產業循環發展模式研究。圍繞習近平總書記“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綠色發展理念和考察云南時提出的“努力成為生態文明建設排頭兵”戰略定位,一是重點圍繞西疇縣三光石漠化區生態產業科技支撐鏈開展了“農林草”生態治理關鍵技術和林下綠色產業循環發展新模式研究與示范,研究集成“果-草-畜(禽)-肥”生態治理與循環產業發展模式。依托文山浩弘企業建立“獼猴桃林下‘西疇烏骨雞’→飼草種植+肉牛養殖→農業廢棄物綜合利用→土壤修復→綠色農產品”示范基地,初步形成了石漠化山地種草養牛,排泄物發酵還園的“農林草”生態治理技術。為加快建設北回歸線上的“喀斯特綠洲”提供重要科技支撐。二是圍繞農產品質量安全及國家化肥農藥“兩減一增”倡導,研究集成“天然礦石土壤改良劑+微生物活菌劑+有機肥”的香軟米新品種綠色高效種植技術模式,作物產量、改善品質、增強抗性顯著提升,化肥農藥減量30%以上,對土壤修復和保護生態環境具有積極作用。三是集成“文稻香軟米+魚”稻田“種養”循環技術模式。
3.圍繞“現代農業示范區”重大科技需求,強化世界“三七之都”和“5個百萬畝”基地高質量發展的“卡脖子”關鍵技術攻關。
(1)圍繞打造世界“三七之都”,積極推進以三七為重點的地方特色優勢中草藥資源創新利用研究。開展三七、重樓、石斛、山豆根、砂仁、蒜頭果、草果、八角等地方特色生物種質資源研究與新產品、新技術研發,為生物醫藥大健康產業高質量發展做好技術儲備。建立中藥材種質資源圃2個,收集中藥材資源30余種100多份。初步掌握文山地區三七近緣種資源分布及遺傳多樣性特性,為加快三七良種選育奠定了基礎。初步明確了三七紅籽油高效提取技術及抗氧化活性成份,三七花脫農殘技術和蒜頭果種子誘導愈傷組織擴繁技術取得初步進展。發現鐵皮石斛專屬性成分2個,研究出廣南鐵皮石斛及浙江種源鐵皮石斛的鑒別方法,構建了重樓質量標準體系。申請國家技術發明專利和實用新型專利7項、發表科研論文6篇。
(2)圍繞100萬畝高端稻谷基地建設,加強八寶米食味品質創新育種,大力推進稻產品深度開發和多元應用。一是加強與華中農業大學、云南八寶貢米企業等高、科研院校及龍頭企業合作,建立專家工作站2個,依托“七鄉學者”培養項目,開展八寶米綠色性狀骨干親本創制與新品種選育和綠色高效種植技術研究及產業應用。主持參加省州科技計劃項目5項,申請國家植物新品種權保護4個,參加省區試4個,其中文稻30號達國標2級優質米標準,文稻28號、文稻31號達國標3級優質米標準。獲云南省職工創新成果獎1項。二是開展香型稻種資源發掘與加工利用,專用稻谷新品種選育,稻米新產品研發與應用研究,篩選出新組合30個,參加國家區試2個、省區試1個,發表科技論文1篇,獲得云南省科技進步三等獎1項。
(3)圍繞200萬畝辣椒基地建設,加強辣椒抗病優異種質發掘與新品種選育及產業應用。加強與湖南農業大學、寧波大學植物病毒學研究所等合作,建立州級院士(專家)工作站3個,依托文山州人才培養項目,開展辣椒種資源鑒定及新種質創制、辣椒優異新基因親本材料創建、辣椒新品種選育與綠色栽培技術集成研究、辣椒功能成份挖掘與產業應用等工作。育成三系丘北辣椒新組合文干椒1號填補國內空白,育成加工專用型新品種火辣1號提供企業示范種植,育成特色辣椒新品種文米辣3號、保健型新品種文紫椒6號。“文山州高原特色蔬菜科普教育基地建設”批準立項,聯合申請云南省重大科技專項1項,發表論文1篇,投稿3篇。
(4)圍繞年出欄100萬頭肉?;卮蛟?,加強飼料牧草和青儲飼料玉米創新利用研究。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云南谷多牧業有限公司等合作,開展牧草飼料種質資源收集與創新利用、中草藥飼料添加劑、文山高峰牛綠色高效飼養技術研究等科技項目4項。發現“文山百脈根”和“西疇假地豆”飼草新資源2個,篩選出適宜石漠化區果園間種的多年生飼草新品種1個,保水保肥效果顯著;完成添加不同比例三七藥渣的青貯玉米制作及飼喂試驗;申請省州級專家工作站2項,申請實用新型發明專利4項,發表論文2篇。開展優質飼料玉米新品種選育和試驗示范,育成高產、抗病、優質“文青貯2號”青貯飼料玉米新品種通過省級審定,為文山年出欄100萬畝肉?;亟ㄔO飼料來源提供種源保障。
4.緊扣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戰略目標,大力推進綠色食品共性關鍵技術攻關。圍繞有機蔬菜、綠色茶葉、油菜大豆、木薯甘薯、薏苡高粱、水果、八角等地方特色優勢作物,開展資源收集保存與創新利用、突出功能基因挖掘,推進綠色食品共性關鍵技術攻關。開展功能食品和八角茴油等綠色高效提取技術及綜合利用技術研究,形成一批“綠色食品牌”技術成果,為打造世界一流“綠色食品牌”貢獻科技力量。主持承擔食品領域科研項目15項,獲得授權專利3項,申請國家植物新品種權保護2個,推薦參加國家區試品種1個,省區試品種3個,在核心刊物上發表科研論文10篇。
5.圍繞服務“現代農業示范區”建設的科技需求,積極開展農業科技招商引資與深化產學研融合。認真貫徹落實“切實落實州委州政府招商引資主體責任,促進高質量發展”的工作要求,抽調院黨組成員、副院長代朝坤同志到廣東招商聯絡處開展招商工作。推進產學研深度融合,多渠道多方式爭取項目資金支持,不斷加強我院平臺建設,與中國熱帶農業科學院、華中農業大學、福建農科院等省內外30家科研院校、企業合作,建立省州院士專家工作站13個,開展科研項目20項,共建科研試驗示范基地8個;由深圳美盈森集團投資120萬元,共建蒜頭果神經酸精深加工研究實驗室并投入使用。與硯山縣人民政府合作,共同實施“高原特色蔬菜科研及成果展示基地建設”項目2個,共投資500萬元。
6.聚焦地方現代農業產業的健康穩定發展,強化科技成果轉化應用。積極落實國家、省、州有關促進科技成果轉化的措施政策,加快科技成果轉化步伐,成功轉讓雜交玉米新品種“文單706”“文單707”重大科技成果2項,獲得轉讓收益160萬元;簽訂文單117、文單999等5個雜交玉米新品種成果轉讓意向協議?,F有可轉化的農業科技成果11項,香軟米新品種文稻16號、青貯飼料玉米新品種文青貯2號、丘北辣椒三系新組合“文干椒1號”已經在全省推廣應用;丘北辣椒工廠化育苗新技術生產應用成效顯著。
7.聚焦鄉村產業發展智力支持,助力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選派5名優秀科技人員到鄉村振興掛聯村硯山洛太邑村委會開展駐村工作,選派30名專業技術人員到全州36個自然村參加“萬名人才新萬村”行動,選派45名“三區人才”、科技特派員到州內45家企業、農民專業合作社和種養大戶,開展作物新品種、新技術科技培訓33期,培訓縣鄉科技人員、農戶2114人次,受訓人員科技素質明顯提高,有效助推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8.堅持以政治建設為統領,推進全面從嚴治黨。一是引導黨員干部始終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要求上來,始終做到對黨絕對忠誠,切實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二是堅持一把手負總責,班子成員“一崗雙責”,把履行黨風廉政建設職責與黨員干部年度考核、評先評優掛鉤,形成了橫向到邊、縱向到底、覆蓋完整的責任落實體系。三是我院全面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思想建設、組織建設、作風建設、紀律建設,把制度建設貫穿其中,深入推進反腐敗斗爭,不斷提高黨的建設質量。
9.堅持黨管人才,深入貫徹高層次人才建設。堅持突出學科帶頭人培養,大力推動文山人才高地建設,認真貫徹州委高層次人才建設重大決策部署和要求,堅持“人才是第一資源”的思想,緊扣“率先建成高層次人才高地”的發展目標,全力推進高層次人才建設,全院在編職工93人,其中,博士(后)7人(含在讀3人),碩士43人,正高級技術職稱8人(其中省聘國家二級專業技術崗位專家3人),副高級33人,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3人,大力推動了文山人才高地建設。
10.強化安全管理工作,為全院創造和諧穩定的工作環境提供保障。貫徹落實有關部門疫情防控要求,常態化開展離文、返文及外來人員排查登記,扎實推進疫苗接種工作。營造團結互助、和諧相處的良好氛圍,抓好科技創新助推民族團結,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工作,全院無民族團結矛盾糾紛。積極參與“創文創衛”工作,落地落實網格化區域責任區域環境衛生,為共建美好文山盡綿薄之力。抓好安全生產工作,確保無安全事故發生。加強國家安全教育,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嚴格保存涉密文件,做好嚴格保密工作。
二、部門基本情況
(一)部門決算單位構成
納入文山州農業科學院2021年度部門決算編報的單位共1個。其中:行政單位0個,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0個,其他事業單位1個,是文山州農業科學院。我部門共設置11個內設機構,包括:糧食作物研究所、食品研究所、蔬菜研究所、生態環境資源研究所、生物技術研究所、園藝研究所、畜牧和水產研究所、辦公室、組織人事科、計劃財務科、科技管理科。
(二)部門人員和車輛的編制及實有情況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2021年末實有人員編制93人。其中:行政編制0人(含行政工勤編制0人),事業編制93人(含參公管理事業編制0人);在職在編實有行政人員0人(含行政工勤人員0人),事業人員89人(含參公管理事業人員0人)。
離退休人員65人。其中:離休0人,退休65人。
實有車輛編制2輛,在編實有車輛1輛。
第二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表
(詳見附件)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沒有政府性基金收入、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也沒有使用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本經營安排的支出,故《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國有資本經營預算財政撥款收入支出決算表》無數據。
第三部分 2021年度部門決算情況說明
一、收入決算情況說明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2021年度收入合計22,271,571.21元。其中:財政撥款收入20,579,507.59元,占總收入的92.40%;上級補助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事業收入0元(含教育收費0元),占總收入的0%;經營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附屬單位繳款收入0元,占總收入的0%;其他收入1,692,063.62元,占總收入的7.60%。與上年總收入16,783,440.78元對比,增加5,488,130.43元,增長32.70%,主要原因是本年財政補助項目收入比上年增加4,466,827.21元,如“七鄉學者”培養項目經費136,801.30元,2021年院士專家工作站項目經費1,280,443.33元,文山高峰牛項目187,521.00元,2020年“三區”人才專項資金266,169.50元,土壤改良項目經費2,212,859.40元,八角高質量發展項目經費134,540.00元等。
二、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2021年度支出合計25,479,043.73元。其中:基本支出15,967,989.17元,占總支出的62.67%;項目支出9,511,054.56元,占總支出的37.33%;上繳上級支出、經營支出、對附屬單位補助支出共0元,占總支出的0%。與上年總支出22,068,926.21元對比,增加3,410,117.52元,增長15.45%。主要原因是本年財政補助項目收入比上年增加4,466,827.21元,財政補助項目支出也相應增加。
(一)基本支出情況
2021年度用于保障文山州農業科學院機關、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15,967,989.17元。與上年基本支出15,902,763.84元對比,增加65,224.33元,增長0.41%,主要原因是本年公用經費支出較上年增加273,382.55元。其中:基本工資、津貼補貼等人員經費支出14,747,162.61元,占基本支出的92.35%;辦公費、印刷費、水電費、辦公設備購置等公用經費1,220,826.56元,占基本支出的7.65%。
(二)項目支出情況
2021年度用于保障文山州農業科學院機構、下屬事業單位等機構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用于專項業務工作的經費支出9,511,054.56元。與上年項目支出6,166,162.37元對比,增加3,344,892.19元,增長54.25%,本年財政補助項目收入比上年增加4,466,827.21元,財政補助項目支出也相應增加。
1.2021年度財政補助項目27個,支出合計6,815,549.76元,主要用于開展文山州“七鄉學者”培養項目,基礎科研、土壤改良項目、2021年科技創新人才培養項目、2021年院士專家工作站項目、文山高峰牛項目、丘北辣椒農產品地理標志項目等科研項目支出。
2.2021年度非財政補助項目18個,支出合計2,695,504.80元,主要用于開展省第三批科技計劃項目、七鄉產業技術領軍人才項目、企事業單位合作項目等科研項目支出。
三、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22,668,825.51元,占本年支出合計的88.97%。與上年20,645,333.42元對比在,增加2,023,492.09元,增長9.80%,主要原因是本年財政補助項目收入比上年增加4,466,827.21元,財政補助項目支出也相應增加。。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1.一般公共服務(類)支出147,779.3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65%。主要用于文山州“七鄉學者”培養項目支出;
2.外交(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3.國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4.公共安全(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5.教育(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6.科學技術(類)支出15,743,515.21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69.45%。主要用于保障單位正常運轉的日常支出及科研項目支出;
7.文化旅游體育與傳媒(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8.社會保障和就業(類)支出1,307,717.56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5.77%。主要用于退休公用經費、單位基本養老保險繳費及死亡撫恤支出;
9.衛生健康(類)支出952,959.55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4.20%。主要用于主要用于單位基本醫療保險、公務員醫療補助、工傷保險、大病保險繳費;
10.節能環保(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1.城鄉社區(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2.農林水(類)支出3,613,721.89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15.94%。主要用于農業科研項目支出;
13.交通運輸(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4.資源勘探信息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5.商業服務業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6.金融(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7.援助其他地區(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8.自然資源海洋氣象等(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19.住房保障(類)支出903,132.0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3.98%。主要用于單位住房公積金支出;
20.糧油物資儲備(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1.國有資本經營預算(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2.災害防治及應急管理(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3.其他(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4.債務還本(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5.債務付息(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26.抗疫特別國債安排(類)支出0元,占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總支出的0%。
四、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情況說明
(一)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總體情況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預算為72,750.00元,支出決算為28,302.65元,完成預算的38.90%。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為0元,完成預算的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為26,227.65元,完成預算的38.71%;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為2,075.00元,完成預算的41.50%。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小于預算數的主要原因單位厲行節約,壓縮“三公”經費支出。
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數比2020年增加14,632.18元,增長107.03%。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決算與上年持平;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費支出決算增加14,167.18元,增長117.47%;公務接待費支出決算增加465.00元,增長28.88%。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增加的主要原因是本年比上年增加安裝導航及北斗定位系統支出4750元,充值ETC卡支出7000元。根據鄉村產業振興工作及科研交流需要,接待倮可者村委會及楚雄州農科院共計31人次,接待人數較上年增加。
(二)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具體情況
2021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三公”經費支出決算中,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占0%;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26,227.65元,占92.67%;公務接待費支出2,075.00元,占7.33%。具體情況如下:
1.因公出國(境)費支出0元,共安排因公出國(境)團組0個,累計0人次。
2.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支出26,227.65元。其中:
公務用車購置支出0元,購置車輛0輛。
公務用車運行維護支出26,227.65元,開支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的公務用車保有量為1輛。主要用于開展農業科研工作所需車輛燃料費、維修費、過路過橋費、保險費等。
3.公務接待費支出2,075.00元。其中:
國內接待費支出2,075.00元(其中:外事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內公務接待2批次(其中:外事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31人(其中:外事接待人次0人)。主要用于接待倮可者村委會及楚雄州農科院發生的接待支出。
國(境)外接待費支出0元,共安排國(境)外公務接待0批次,接待人次0人。
第四部分 其他重要事項及相關口徑情況說明
一、機關運行經費支出情況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2021年機關運行經費支出0元,與上年對比無變化。
二、國有資產占用情況
截至2021年12月31日,文山州農業科學院資產總額30,468,800.05元,其中,流動資產1,486,502.87元,固定資產28,842,856.18元,對外投資及有價證券0元,在建工程0元,無形資產139,441.00元,其他資產0元(具體內容詳見附表)。與上年相比,本年資產總額減少3,583,883.43元,其中固定資產增加4,599,909.42元。處置房屋建筑物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處置車輛0輛,賬面原值0元;報廢報損資產0項,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處置收入0元;出租房屋0平方米,賬面原值0元,實現資產使用收入0元。
三、政府采購支出情況
2021年度,部門政府采購支出總額826,939.66元,其中:政府采購貨物支出733,439.66元;政府采購工程支出0元;政府采購服務支出93,500.00元。授予中小企業合同金額826,939.66元,占政府采購支出總額的100%。
四、部門績效自評情況
部門績效自評情況詳見附表(附表10—附表12)。
五、其他重要事項情況說明
無。
六、相關口徑說明
(一)基本支出中人員經費包括工資福利支出和對個人和家庭的補助,公用經費包括商品和服務支出、資本性支出等人員經費以外的支出。
(二)機關運行經費指行政單位和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使用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安排的基本支出中的公用經費支出。
(三)按照黨中央、國務院有關文件及部門預算管理有關規定,“三公”經費包括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公務接待費。其中:因公出國(境)費,指單位公務出國(境)的國際旅費、國外城市間交通費、住宿費、伙食費、培訓費、公雜費等支出;公務用車購置費,指公務用車購置支出(含車輛購置稅、牌照費);公務用車運行維護費,指單位按規定保留的公務用車燃料費、維修費、過橋過路費、保險費、安全獎勵費用等支出;公務用車指用于履行公務的機動車輛,包括省部級干部專車、一般公務用車和執法執勤用車;公務接待費,指單位按規定開支的各類公務接待(含外賓接待)費用。
(四)“三公”經費決算數:指各部門(含下屬單位)當年通過本級財政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以前年度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結轉結余資金安排的因公出國(境)費、公務用車購置及運行維護費和公務接待費支出數(包括基本支出和項目支出)。
第五部分 名詞解釋
(一)財政撥款收入:單位本年度從本級財政部門取得的財政撥款,包括一般公共預算財政撥款和政府性基金預算財政撥款。
(二)上級補助收入,指事業單位收到上級單位撥入的非財政補助資金。
(三)事業收入,是指事業單位開展業務取得的收入。
(四)經營收入,是指事業單位在業務之外開展非獨立核算經營取得的收入。
(五)附屬單位繳款,指事業單位收到附屬單位按規定繳來的款項。
(六)其他收入,是指預算單位在“財政撥款、事業收入、經營收入”等之外取得的收入。
(七)年初結轉和結余:指以前年度尚未完成、結轉到本年按有關規定繼續使用的資金。
(八)年末結轉和結余:指本年度或以前年度預算安排、因客觀條件發生變化無法按原計劃實施,需延遲到以后年度按有關規定繼續使用的資金。
(九)年初預算數:經同級財政部門批復的年初預算數。
(十)項目支出:單位為完成特定的行政工作任務或事業發展目標,在基本支出之外發生的各項支出。
監督索引號53260000663001111
文山州農業科學院2021年決算公開表20220921084302135.x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