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9月15日,云南省農作物品種審定委員會辦公室邀請云南省農科院楊忠義研究員、省種子管理站李全衡研究員、云南農業大學黃大軍教授、文山州種子管理站盧春玲站長、文山州經作站張才能站長組成專家組,對文山州農業科學院八寶米課題組選育的秈型核質互作水稻不育系文寶早1A進行現場鑒定。專家組通過現場考察和室內鏡檢,同時聽取了課題組的選育匯報及審查有關材料,并對有關問題進行質詢,對不育系田間鑒定結果為:純度100%、不育株率100%、套袋自交結實率0.015%、花粉不育度99.97%,以典敗為主。經充分討論,專家組一致認為文寶香1A不育系農藝性狀整齊,遺傳性狀穩定,符合《云南省水稻不育系鑒定辦法》,同意通過鑒定。
該不育系以四川省農業科學院水稻高粱研究所引進的不育系旌香1A為母本,以課題組自育的材料14B103(其親本來源為:文稻11號/04B73)為父本,進行測配,并在云南文山和海南三亞經過連續多代配對回交,于2021年冬季獲得BC8F1回交不育系和對應的保持系。經農業農村部稻米及制品質量監督檢測測試中心檢測,保持系文寶早1B整精米55.2%,惡白度0.2%,透明度1級,堿消值7.0,膠稠度76mm,直鏈淀粉含量14.8%,蛋白質含量8.09%,達到優質二等食用長粒型秈稻品種品質規定要求。經云南省農業大學農作物品種抗性鑒定站進行抗性鑒定,該不育系中抗紋枯病,抗白葉枯病,高抗稻曲病。
文寶早1A是該課題組取得成果之一,近年來課題組圍繞著全州“十項重點工作”之一的“八寶米”產業開發和六個“百萬畝”基地建設的重點培育產業規劃,立足八寶米種質資源創新利用,開展八寶米種源“卡脖子”技術攻關,構建八寶米“新種質創制-設計育種-技術集成-產業示范”的創新鏈,為實現八寶米產業持續發展,實現產業增效、農民增收,助推云南省高原特色優勢現代農業產業的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